强强联手 | 希望组&未来组与华为深度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

导读    
2018年12月6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与北京希望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望组”)&武汉未来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组”在华为北京研究所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先生和希望组&未来组CEO汪德鹏先生等共同出席签约仪式,并见证双方代表签署合作协议。同时,双方分别进行了参观交流,对合作伙伴的现状和发展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当天上午,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先生一行来到希望组北京总部进行实地参观,希望组&未来组CEO汪德鹏先生就公司的概况、三代测序仪的运行情况、公司近年来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以及未来全面拓宽渠道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参观的过程中,大家都惊叹于第三代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也高度赞扬了希望组&未来组致力于推动人类健康事业和基础研究发展的企业精神。

随后,大家驱车来到华为北京研究所。首先参观了华为北京研究所极具现代风格的展厅,了解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核心的各种通讯、物联网解决方案和产品,包括全球领先的宽带网络、智慧城市,最尖端的服务器、路由器,以及智能电脑等终端产品。同时重点介绍了华为云EI开发平台ModelArts,该平台包括数据标注准备、模型训练、模型调优、模型部署等功能,为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可以让开发者更快上手,进行训练和部署,为各行各业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突破性的发展。

在签约仪式上,双方领导深入探讨了在各自领域的战略布局、资源及产品优势,并就未来在信息技术与基因测序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达成一致。双方发展思路和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同时双方战略布局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此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充分发挥华为云在计算、存储、网络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利用希望组&未来组三代测序平台和产品,努力攻克技术壁垒,通力打造适用三代测序技术的智能化平台。

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先表示:华为云的品牌口号是“有技术、有未来、值得信赖。”首先,华为云有自己的独创技术,有很多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第二,华为云的“未来”不仅仅是推动客户的业务发展,更多的则是与客户共同成长,一起创新,一起面向未来。而在“值得信赖”的问题上,华为始终坚持“三不”原则,即“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希望与希望组&未来组一起实现“产品平台化、平台行业化、能力服务化”。

希望组&未来组CEO汪德鹏先生表示:希望组&未来组始终秉持“科学的边界、技术的极限、伦理的底线、人文的关怀”四个重要的发展理念。此次强强联合,既是双方整合优质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双方拓展业务渠道、共同开发市场从而实现合作共赢的必然选择。双方不仅携手共开信息技术在三代测序平台应用之先河,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技术和测序技术在医学、动植物等领域的发展,共同探索生命奥秘,让生命充满希望!

第七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2018年12月3日,第七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圆满闭幕。此次会议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微生物学会普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微生物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各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学术代表共200余人欢聚一堂,窥视微生物组学的奇妙。

12月1日上午,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2018年第七届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明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邓子新院士致开幕辞,随后,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梁纯平副主席,江西师范大学校领导,江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魏华研究员分别致辞。致辞结束,大家合影留念。

会议开始,林敏研究员、向华研究员等率先作了报告,随后何正国教授则汇报了对分枝杆菌生长调控及逆境存活机制的研究,陈实教授则展示了微生物基因组磷硫酰化修饰的特征挖掘,等等。12月2日,李越中教授、孙明教授、朱笃教授、徐振江教授以及裘梁博士等也陆续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成果。

未来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研发经理樊俊鹏博士以“三代测序在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为主题做了精彩演讲,重点介绍了第三代测序技术在微生物基因组组装、表观遗传分析方向上的优势。未来组推出的万种细菌基因组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基于Oxford Nanopore等第三代测序平台,单日数据通量达1.6T,因此细菌基因组完成图的价格也低至3000元/株,目前未来组更是开发了完善的数据分析流程,搭载华为云平台实现5个工作日即可交付分析结果。


高性价比的分析服务吸引了众多场内外的关注。会场外,未来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携带的基于ONT平台细菌基因组研究、全长16S/18S/ITS/功能基因扩增子研究、宏基因组3.0最新进展及应用成果反响热烈,众多专家学者前来热烈交流讨论。

未来组基于最新的PacBio Sequel 6.0系统数据已经闪耀登场,而Oxford Nanopore不日也将升级换代,目前未来组总存储近5PB并实现了单分子月产出达18-20T的交付能力,除了刚刚提到的万种细菌基因组计划之外,还有“个人参考基因组服务计划”、“TOP1000昆虫基因组计划”、“百个Nanopore基因组计划”、“华夏万人结构变异计划”、“10万个细菌完成图计划”等着您加入。

南京再会|2018中国遗传学会圆满落幕

2018年中国遗传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1月29日在南京国际青年会议酒店圆满落幕,此次由中国遗传学会主办的大型会议以继承、创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近千名遗传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交流遗传学的热点、难点等,并一起庆祝遗传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共襄盛事。

会议于11月27日上午8:30准时开幕,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星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沈岩、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胥伟华先后致辞,肯定了中国遗传学会对中国科研事业的巨大贡献并表示遗传学会将继往开来、奋发图强,迎接硕果累累的明天。随后,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张亚平院士总结了遗传学会的工作并汇报了2018年度的财务情况。

10点左右,中国遗传学会会员开始了换届改选,随之选举投票产生了第十届理事会成员和第十届理事会党委会。接着,会上播放了《生命之光》纪念视频,回顾了中国遗传学会四十年来的艰辛历程,然后大会的学术报告正式开始。由中国工程学院曾溢滔院士作的《中国遗传学的春天——纪念中国遗传学会成立40周年》报告引得全场掌声雷动,紧接着由贺林院士、季维智院士、杨瑞馥研究员、周斌研究员、王文研究员等等相继作的报告不仅讨论了医学、生物医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也探索了细菌群体遗传学、遗传示踪新技术、脑血管发育、动物进化基因组等学术研究的进展和前景,精彩内容引发与会人员的共鸣与喝彩。

28日,植物遗传、动物遗传、人类与医学遗传、发育遗传学、表观遗传学、青年论坛、生物信息学与临床决策支持、遗传学教育与科普、微生物遗传、神经遗传学、遗传与分子诊断、科学道德与伦理共十二个分会场拉开帷幕,百家争鸣,精彩纷呈。未来组&希望组CEO汪德鹏先生受邀与会并就第三代测序技术在遗传学领域中的应用和行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深入交流了遗传学领域的热门问题,强调了伦理道德在科学研究中的约束规范作用。武汉未来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秉持“技术的极限、科学的边界、人文的关怀、伦理的底线”四个重要的发展理念,坚持科学技术和人文伦理不可分割,技术在正确的人文观念引导下为人类生活带来改变才是健康、科学的发展观。

未来组与希望组的与会成员在会后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前来热烈交流讨论第三代测序技术在动植物分子育种、精准医疗上的应用和优势,并分享了Oxford Nanopore以及PacBio技术最新的进展。第三代测序技术因其单分子实时测序、长读长、高保真度等特性闯入研究者们的视野,因在人和动植物、微生物研究中的卓越表现逐渐获得了国际顶级期刊的认可;目前未来组的三代测序技术无论在通量还是读长上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并搭载华为云、阿里云等高性能集群,发表了华夏一号基因组、玉米种内基因结构变异、人类基因组DNA m6A甲基化、拟南芥甲基化以及木棉、水稻、杜仲、莲、萤火虫基因组和棉花、矮牵牛等全长转录组一系列高质量的文章。随着三代测序的价格逐渐下降,未来组将厉兵秣马、开拓创新,继续开发基于三代测序技术的全新算法流程,为动植物、微生物及宏基因组等的组装、转录组分析等提供高效、准确、可靠的方法手段,为合作伙伴的研究加油助力。

武汉未来组邀您参加第七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

第七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8.11.30-12.3在南昌嘉莱特和平国际酒店4楼宴会厅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微生物学会普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江西省微生物学会承办。此次会议主要就微生物基因组学的新问题、新方法以及新技术三方面展开讨论,涵盖微生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农业、医学、工业、环境、兽医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应用,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等议题。
未来组作为三代基因组测序中心,将携最新的第三代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前来参加本次研讨会,并展示基于ONT平台细菌基因组研究、全长16S/18S/ITS/功能基因扩增子研究、宏基因组3.0最新进展及应用成果,期待与您共同探讨微生物基因组学的新技术。

2018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圆满落幕

11月26日,由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和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金盾大酒店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专题分为四部分:植物资源调查与分类学;植物系统发生与生物地理学;植物进化发育与基因组学;新技术、新方法展示及纪念钟扬。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分享了精彩的报告,展示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会上,多名专家学者分享了在植物系统发育、植物进化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这些研究进展报告中不难看出,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及转录组等研究方法是揭示植物进化及系统发育机制的重要手段。

未来组生信研发部副总胡江为与会学者作了题为“Application of Long Read Sequencing Technology in Plant Genome”的精彩报告,介绍了三代测序的技术原理和技术优势,并展示了未来组在三代测序应用方面的研发进展与成果等,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

植物基因组比动物基因组复杂得多,其基因组普遍存在多倍性、高重复、高杂合等特点,是植物基因组测序组装的主要难点,而应用长读长测序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植物基因组组装难题。

本次会议是对已有的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的一次总结与讨论,也是新征程的开始。组学君向一直奋斗在科研一线、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致敬!武汉未来组将会基于自身配备的长读长测序平台,依托自身的三代测序研发实力,继续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为各位合作伙伴提供助力。

未来组合作发表项目文章列表

官宣:AI上华为云

近期,如果在电梯里面看到下图,请不要惊讶——没错!未来组和华为云“在一起”了!如此高调的官宣,有没有打动你呢?

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测序成本的持续下降,基因组大数据时代已悄然到来。基因测序行业从原来的“测的没有算的快”,变为“算的没有测的快”。

你知道完成一个人类基因组的组装分析需要多少时间吗?

依靠现有测序技术,完成一个人的全基因组测序可能产生1.5T数据,运用传统IT计算能力针对这些数据进行组装注释分析,至少需6天时间。

华为云针对生物测序行业的特点,开创了独特的解决方案。

基因测序典型业务场景(图片来自华为云官方网站)

未来组目前配备Oxford Nanopore、PacBio Sequel、BGISEQ、BioNano光学图谱及Hi-C染色体构象捕获等技术和平台,月产出数据高达数十Tb,大规模的数据运算需求促成了未来组与华为云的紧密合作。

华为云协助未来组打通了线下数据生产平台与云端高性能计算平台之间的网络链路,使得线下产生的数据可以快速上传到云端,从而进行后续的分析。数据达到云端后,根据项目需求,在控制台申请足够规模的弹性云计算资源,快速完成项目。在这个模式下,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在1天内完成一个人类全基因组的组装。

未来组目前承接了大量动植物基因组、转录组、微生物基因组及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等科研服务项目,在高性能运算集群的帮助下,未来组将进一步缩短项目服务周期,为合作伙伴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测序组装及分析服务!

下一站南京 | 2018中国遗传学会

中国遗传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将于2018年11月26-29日在江苏南京召开,这里是1978年中国遗传学会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这次中国遗传学会重归故地,回顾走过的40年历程并描绘中国遗传学领域的美好蓝图。

本次会议大会主题为“遗传学:继承、创新、发展”,届时将有来自全国的近千名遗传学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欢聚一堂,投票选举出第十届理事会成员,并就遗传学领域的热点、难点和新成果、新进展展开讨论,会议设有植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人类医学遗传学、发育遗传学、遗传学教育与科普、表观遗传、微生物遗传、生物产业、青年论坛、神经遗传学、遗传咨询论坛、遗传与分子诊断以及科学道德与伦理等十三个分会场,规模浩大,盛况空前。同时,未来组&希望组CEO汪德鹏先生受邀参与生物产业分会场主题报告,将与与会专家学者交流本领域研究热点和第三代测序技术对遗传学领域的应用。

未来组&希望组诚邀您莅临A11号展位,我们将在会议上展示第三代测序技术(Oxford Nanopore和PacBio Sequel)最新的研发动态及其如何应用于分子育种、精准医疗等领域。想了解最新的三代测序技术进展么?快快参与2018中国遗传学会,我们将与您深入交流!

武汉未来组在国内率先引进三代测序平台,已搭建基于PacBio、Nanopore、BioNano光学图谱和Hi-C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的三代测序基因组中心,解决了复杂动植物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全长转录组、微生物群体研究以及人类基因组变异检测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数百个三代测序科研项目,在基因组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

会议链接:

http://gsc2018.jsgs.org.cn

欢迎莅临2018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

中国遍布3万多种高等植物,占世界十分之一的多样性,植物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及起源演化一直都是聚焦研究者兴趣的重要课题。2018 年 11 月23-26 日,由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和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将于武汉金盾大酒店召开。

本次会议主要讨论植物资源调查与分类学,植物系统发生与生物地理学,植物进化发育与基因组学和新技术、新方法展示,并借这次机会纪念已故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钟扬。

会议旨在推动我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学科的发展,加强国内外同行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未来组也将在本次会议上和专家学者讨论与交流关于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的热点和新进展。

同时,未来组将展示最新的三代测序技术(Oxford Nanopore和PacBio Sequel)及其应用成果,为组学领域研究提供新思路。会议中未来组生信研发部副总胡江还将为大家带来“长读长测序技术在植物基因组中的应用”的报告,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参加!

植物基因组比动物基因组复杂得多,其基因组普遍存在多倍性、高重复、高杂合等特点,是植物基因组测序组装的主要难点。武汉未来组基于三代测序平台(PacBio和Nanopore)、BioNano光学图谱和Hi-C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克服植物基因组中高杂合高重复的难点,已完成多种植物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项目,如木棉、杜仲、水稻、棉花、矮牵牛、玉米等,合作研究成果已有多篇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欢迎莅临未来组展位
会议链接:http://www.whiob.ac.cn/xwdt/kydt/xshd/201810/t20181015_5142249.html?from=timeline

组学君邀您“协同创新,绿色发展”

由湖南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国水产学会联合主办,长沙学院水生动物营养与品质调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生物发育工程及新产品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湖南省生物研究所、湖南省水产学会、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动物遗传育种及健康养殖学术研讨会”将于2018年11月16-18日在湖南长沙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协同创新,绿色发展”。届时,未来组将展示以Oxford Nanopore和PacBio Sequel为代表的三代测序技术最新的应用方向和研究成果。

武汉未来组在国内率先引进三代测序平台,已搭建基于PacBio、Nanopore、BioNano光学图谱和Hi-C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的三代测序基因组中心,解决了复杂动植物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全长转录组、微生物群体研究以及人类基因组变异检测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数百个三代测序科研项目,在基因组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

附:近年鱼类基因文献汇总列表
会议链接:http://ldbff.hunnu.edu.cn/news?newsid=1152

未来组荣登2018“光谷20强”

11月13日下午,由德勤中国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光谷高科技高成长20强暨明日之星颁奖典礼成功举办,未来组位列“光谷20强”榜单!本次活动旨在发现和表彰光谷高成长、持续创新的卓越企业,未来组的入选充分肯定了我司的良好发展态势,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企业竞争力。

典礼于14:30开幕,东湖高新区管委会领导和德勤武汉办公室主管合伙人等相继致辞与颁奖,未来组首席运营官李元作为三家代表企业之一发表了获奖感言,介绍了未来组的成长历程,表示未来组的迅速成长离不开武汉市政府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提供优渥的发展环境和政策生态,更展望了东湖高新区的美好未来。

作为武汉创新前沿阵地的光谷,生物产业在五大主导产业中营收增速最快,随着营商环境和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司将基于不断升级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加快新产品和服务开发的脚步,进一步扩大营销市场,创建生物测序行业国际化的新高地。

武汉未来组拥有PacBio、Oxford Nanopore、MGISEQ、BioNano光学图谱及Hi-C染色体构象捕获等技术和平台,同时在华为云、天河二号及阿里云上搭建高性能集群用于生信分析,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动植物基因组、全长转录组、表观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宏基因组和结构变异检测等领域的科研服务,已完成了数百个三代测序科研项目,合作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三代技术文章。未来组致力于打造世界领先的三代测序基因组中心,在承诺高标准交付指标的同时将进一步大幅压缩项目服务周期,为合作伙伴提供完善的基因测序分析服务。